issue 156

鐵人是怎樣鍊成的──司徒兆殷

跑步、游水、踩單車,分別喜愛這三項運動的人很多,但同時參與的人卻很少。原因除了辛苦,還是辛苦。然而,司徒兆殷(Leanne)這位女生卻鍾情於三項鐵人多年,即使三度退出港隊,退隊期間仍不忘自我訓練,為的不是責任,而是她真的很愛這項運動。

156期——編者的話

2019年1月號,來看看kidults背後製作團隊的心底話。

公共廣播九十年 參觀展覽莫遲疑

香港電台昔日和現今的節目有甚麼不同?適逢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電台聯合主辦「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展出珍貴文物、照片和影音片段,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增IG比賽 盼從日常生活察覺公民責任

第九屆香港企業公民計劃,增設了Instagram攝影比賽,希望市民能利用大眾最常接觸到的途徑,向身邊人宣揚公民意識。

中學飯盒大解惑

不少學校因為安全理由,規定學生留校午膳。然而,數月前曾因為颱風停課,導致不少學校的飯盒需要棄掉,因而揭發這些飯盒都是早一天已預備好,令人關注中學生需要食隔夜飯盒的問題。不過,自行帶飯或讓學生外出用膳也有其他的問題,究竟怎樣才能令學生有一頓滿足的午膳呢?

趁年輕,我想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

「世界很大,人類很渺小」,這句話很老套,但又確實表達了由九月至今一個人獨自從香港飛到比利時參一年加交換生計劃的感受。記得當初參加交換生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想用「窮遊」的方式把歐洲不同國家走一遍,想於二十歲仍然有氣有力的日子好好把這個世界看一次。

新年新事新氣象,努力堅持齊向上

同學們,你是否還未習慣於日期欄填寫2019?還在眷戀2018,尚未接受它已如虛幻般離我們而去嗎?人,有時需要一些目標,一些經歷,才能令生活變得實在。新一年,你又有甚麼目標呢?

口述影像員──領盲人從心認識世界

對於盲人來說,看電影也許是一件看似十分遙遠的事。如果有專業的口述影像員為視障人士口述影像內容,相信能令視障人士瞬間享受電影的樂趣。本年度《盲人觀星傷健營》首次引入口述影像體驗,逾200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義工及參加者,聚集於同一片草地和星空下,彼此認識新朋友,共融完美及不完美。

藍曬—藍色的世界

藍曬,又名日光顯影,顧名思義就是透過陽光使影像顯影,可以將底片上的影像翻印到紙張上。藍曬不僅可以應用在紙張上,更可用在所有平面上,包括玻璃、不鏽鋼和鏡片等。

學生投稿——《善惡》

鼓勵青年人參與創作,每月從不同的投稿作品中選出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