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

動物「山」友會

對於平日忙於學業或工作的香港人而言,放假時往山上走走亦是一個不錯的消遣活動。不論你是行山新手,還是山藝達人,在登山前均須作好準備。今期Sport專欄我們訪問了香港山藝協會總教練及創辦人梁梓浩先生Sunny Leung,並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登山全攻略」,介紹行山前的基本準備、周末行山路線及山藝課程等資訊。

Text:Samuel (英皇書院)     Edit: Kathy     Photo: 網上圖片來自《行山樂》網頁及受訪者


對於平日忙於學業或工作的香港人而言,放假時往山上走走亦是一個不錯的消遣活動。不論你是行山新手,還是山藝達人,在登山前均須作好準備。今期Sport專欄我們訪問了香港山藝協會總教練及創辦人梁梓浩先生Sunny Leung,並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登山全攻略」,介紹行山前的基本準備、周末行山路線及山藝課程等資訊。

 

登山全攻略

問及Sunny行山前有何準備功夫,他馬上列出一張詳細的清單,並提醒補充足夠水份的重要性,因這看似十分簡單的道理卻經常被人忽視。同學們記緊行山前熟讀一下Sunny給大家的溫馨提示啦!

 

行山前的備忘錄:

  1. 自備足夠飲用水
  2. 切勿單獨遠足,應與至少四人同行
  3. 按需要準備基本的登山裝備,例如:
    • 個人急救用品
    • 照明用具
    • 風雨衣/雨具                                 
    • 哨子
    • 地圖/指南針
    • 萬用刀
    • 後備衣物
    • 登山鞋
    • 後備糧水(如:能量棒、餅乾、糖果)
  4. 規劃行山路線時注意事項:
    • 衡量各人能力和遠足經驗
    • 計劃行山起點、終點及休息位置
    • 預先計劃交通路線前往起點及離開終點
    • 留意天氣預報及當日天氣報告
    • 留意日落時間
    • 規劃遇突發情況的撤離路線
    • 運用有關行山或遠足的手機應用程式協助規劃行程及記錄行蹤
  5. 起步前做足熱身運動。行山時應留意政府部門豎立的危險告示牌,了解所在位置,離開危險區域

 

行山小貼士:雖然上述行山備忘錄看似是老生常談,但這些確實是我們在行山前必須準備充足的事項。在預備糧水時,我們可以發揮一點創意,Sunny提議可在水中加入一塊檸檬片並放於冰箱內冷藏一晚,行山前取出及用毛巾包裹,則可在行山時享受來自冰水的一絲涼意。

 

遇暑唔使驚

炎炎夏日,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採取適當措施,預防中暑。預防中暑的措施包括穿着淺色和通爽的衣物、帶備並補充足夠的水以防脫水、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飲品。倘若遠足時出現頭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等徵狀,應立即停止活動,為身體降溫及休息,並補充水份。若然出現嚴重、持續的相關徵狀或其他突發情況,應致電999緊急熱線或使用沿途設置的固定網絡緊急求助電話求助。大家行山緊記量力而為,安全至上。

 

周末去邊度

香港眾多的行山路線中,kidults小記在此推介其中兩條康文署《行山樂》網頁介紹的路線:

香港島:

漫遊太平山 (《行山樂》網頁路線參考:C8 爐峰勝景下松林)

路線詳情

沿薄扶林水塘道逆走爐峰自然步道,在爐峰峽沿盧吉道直入環山道。接著沿夏力道順走環山道並沿克頓道而下,將到達龍虎山炮台遺址,現稱松林廢堡。此路線適合與同學或者家人在周未郊遊,並且一同走入歷史遺跡,了解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保衛戰的歷史。

起點

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

– 可在港鐵中環站乘搭新巴/城巴路線4、4X、7、30X、37A、40M、90B、91、94 號或綠色專線小巴路線22號直達。

終點

香港大學,大學道

– 可乘搭新巴路線13號或綠色專線小巴路線3號前往港鐵中環站。

全長約

7公里

需時約

4小時

 

大嶼山:

拾級而上,登昂坪 (《行山樂》網頁路線參考:D11 解甲昂步拾奇趣)

路線詳情

由石門甲起步,經地塘仔登昂坪,沿途多為上坡斜路和梯級。途經多間古廟和法寺,過東山法門後可順路前訪心經簡林、寶蓮寺、天壇大佛、昂坪市集。由於全程為上坡路段,因而體能消耗較大,行山前需準備更充裕的糧水及登山時亦應留意是否需要休息。

起點

石門甲
– 可到東涌市中心巴士總站乘搭新大嶼山巴士路線34號直達。

終點

昂坪市集
– 可乘搭新大嶼山巴士路線23號前往東涌市中心。

全長約

5公里

需時約

4小時

 

更多路線推介及詳細資料和遠足安全注意事項,可瀏覽康文署《行山樂》網頁:https://www.lcsd.gov.hk/tc/healthy/hiking/index.html

 

行山Level up – 山藝訓練

行山當然不能夠兩手空空,而要成為一名山藝教練亦不是單憑雙腿便能做到。從事行山相關的職業需要具備不同資歷,包括持有不同機構認可的證書、政府認可的急救證書等。對山藝有興趣的人士在香港也可循有系統的訓練逐步成為合資格的山藝教練。根據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對「山藝」一詞的定義,「山」泛指一切野外環境,由野外低地至崇山峻嶺。「藝」即在一個領域內所鑽研的知識與技術。一般的山藝訓練課程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山藝訓練證書及助教級別。課程內容由一級的基本山藝知識及技術、二級的登山露營的知識及技巧,到三級的加強在山野活動時的應變能力訓練及帶領隊員以小組形式進行遠足或露營實習等。

一步一步不留痕

Sunny亦指出凡走過的路必會留下腳步的痕跡。行山時,我們留下的不只是地上的足印,還有伴隨腳步而來的破壞,所以登山人士須學習愛護環境。在上世紀末,美國的行山人士開始提倡「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概念,用以教育遊客減低行山時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推廣逾數十年,「無痕山林」的概念在日本和美國頗盛行,但在香港仍未成為主流。你可能認為要做到行山不留痕是一件難事,但其實只需要大家踏前一小步,改變郊遊時的態度和行為,例如帶走你帶來的垃圾、遠距離觀察而不打擾野生動物和顧及其他大自然使用者等,由心出發尊重大自然,便可減低對山林造成的破壞或影響。

 

資料來源: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山藝協會、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綠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