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

一切從瑜伽再開始

瑜伽絕對是其中一項可舒緩生活壓力的運動,瑜伽導師Maggie Lin因她姨姨的緣故在心中栽下了一顆瑜伽的種子。其後,瑜伽在Maggie的生活中越發重要,就連自己的碩士論文也選擇以瑜伽爲題。瑜伽改善了她飲食失調的問題,爲她提供了與身體相處的空間。  

Text: Stephanie (香港浸會大學)  Edit & Photo: Kathy


談及對瑜伽的初印象,瑜伽導師Maggie直指是來自她的姨姨。「我的姨姨性格本來有點「忟憎」,可是她到印度學習瑜伽一年後,心情變得開朗了許多,整個人也更加柔和。」姨姨的轉變在Maggie心中栽下了一顆種子,令Maggie在重拾運動的習慣時,也選擇了瑜伽。其後,瑜伽在Maggie的生活中越發重要,就連自己的碩士論文也選擇以瑜伽爲題。

重新找回與身體的聯繫

眼前的Maggie,臉上時刻掛著燦爛的笑容。誰又會想到她曾與飲食失調苦苦糾纏呢?「中四那年,我失去了在網球青年軍的位置,加上快要面對公開試,龐大的壓力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我患上了暴食症。那時,我可以一口氣吃完一大包薯片和一桶雪糕。直到吃不下,才會到廁所吐。」當年,食物漸漸成爲了Maggie面對壓力時的逃避機制,依賴食物來逃避壓力,希望可以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煩惱。

透過治療,Maggie的情況雖然有所舒緩,可是暴食症還是偶爾會找上她。直至Maggie接觸到瑜伽,爲她提供了與身體相處的空間,她的飲食失調才真正獲得改善。

一念一世界

靜觀是指内心平靜的狀態,要清晰的察覺身體當下與行爲之間的互動。而且,靜觀也强調只需要意識和不加批判地留意此時此刻。

專注當下、學會包容自己,是靜觀給Maggie最大的練習。「靜觀要一方面留意這刻發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則容許這一切發生。這跟瑜伽的練習有關。而練習瑜伽令我靜下來,並把情緒帶出來,容許我跟自己的情緒相處。」Maggie發現自己經常自我批評。譬如在課堂完結後,會不斷回想有哪些部分做得不夠好,將小小的想法無限放大,想到天都快要塌下來似的。可是,靜觀讓她用一個好奇的心態看待這樣的情緒。發現有負面情緒後,嘗試擁抱那一刻的自己,而不是繼續自我懷疑。

學會溫柔善待自己,才能對別人溫柔以待。Maggie從前覺得父母家教很嚴、事事追求完美,令她感到喘不過氣,導致與父母關係變差。可是,透過靜觀練習,她發現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對父母的惱怒,從而化為諒解與包容。與父母關係好轉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讓Maggie繼續將正念融入生活。

可是,倘若遇上困難的動作,應該用怎樣的心態應對?Maggie强調,應該要留意完成動作後,是否有滿足的感覺。「困難的動作也可以是一個瑜伽練習,能幫到我們的放鬆情緒。做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想做到全班最厲害的話,只要做的時候足夠專心,也可以是一個靜觀的練習。倘若完成動作後,你急不及待要做更多去證明自己,填滿空虛感,就應該提醒自己要享受當下的這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