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

柔中帶勁 躲避盤

躲避盤引入香港3年,至今大受歡迎。今期Sport 我們一齊認識這項新興運動究竟有甚麼吸引之處?

Text: 華         Edit: Rex          Photo: Eden



提到玩飛碟,大家可能即刻想到沙灘或草原,一個很悠閒的情境。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一隻飛碟,可以成為令你汗流浹背、刺激但安全的運動?躲避盤引入香港3年,至今大受歡迎。今期Sport 我們一齊認識這項新興運動究竟有甚麼吸引之處?

躲避盤源自日本,由一群熱心人於2015年引入香港。它的玩法與閃避球完全相同,只是投擲的主體,由球體變成飛盤。香港躲避盤總會總教練黎廣業(黎Sir)說:「我們測試結果顯示,6米內飛盤的時速可高達100公里。」這個速度,不單比球體快,簡直可媲美跑車。若被它擊中,豈不是很易有瘀傷?「因為飛盤是軟身的,所以這項運動很安全,不會有任何損傷。」相比閃避球,女生可能害怕被球體擊中,擔心受傷破相,但躲避盤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憂慮,加上身體接觸較少,這項運動很適合男女混合參與。而即使是初中生與成年人的體格差異,也不會對勝負有太大影響。「相比起力量,躲避盤更講求集中力、柔軟度、戰術及團體合作。我們曾派代表到日本比賽,大半隊是成年男子,面對日本近乎全隊是初中女生,結果我們慘敗而回。」

只是三年時間,躲避盤在香港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有恆常聯賽。小記採訪當日,正是聯賽的比賽。現場看到有不少女生及中學生參加。其實自2016年開始,黎Sir便在學界推動躲避盤運動及比賽,由於它十分安全,所以得到很多學校支持。他說至今已推廣至約400間中小學,但遺憾的是躲避盤仍未正式成為學界比賽項目,總會的短期目標是令學界體育聯會接納這項運動。

參加者心聲:
Olivia:
第一印象以為飛盤比閃避球慢,玩了才知原來躲避盤更快、更緊張刺激。
豪:
雖然每節時限很短,但每一刻都不能放鬆。而且因為要不斷移動,運動量其實頗大。

一般規則
器材:正式躲避飛盤賽採用直徑270 毫米的飛盤。

場地:躲避飛盤賽場地區分為內外場,內場為9m×18m,與排球場大小相同,外場則無範圍限制。而中場線必須向外延伸2m以上。

人數:正式比賽以10對10形式進行,可男女混合而且沒有比例限制。比賽時必須在內外場各配置至少一人。

傳盤限制:飛盤須飛越比賽場地上的任二條線,同一隊伍的外場選手之間可互傳,若飛盤未飛越場上任二條線的傳盤,即視為犯規,盤權需轉移給對方。

5秒規則:無論內場或外場選手,皆必須在接盤及飛盤落地後5秒內投擲,否則犯規。

出局判定:在比賽中,內場選手被對方投擲的飛盤擊中身體上任何部位而飛盤落地即判定出局,必須立即移動到外場。躲避飛盤掉落地面前,連續碰觸到躲避飛盤時,碰觸到躲避飛盤的所有選手皆視為出局。若外場選手成功令對手出局,可重新回到內場。

勝負:比賽分兩節,每節為3.5分鐘。每節完結時,計算成功令對方多少名內場球員出局。兩節合共較高分的隊伍勝。若在時限前已令對方所有內場球員出局,則該節得分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