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torial Blog
171期 — 編者的話 (上)
成就解鎖
不經不覺間已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每逢年尾總會感嘆這一年過得很快。
今年對我來說,可算是學習進修之年。從小不懂游泳的我,一直羨慕別人能在水中暢泳。今年終於鼓起勇氣參加了游泳班,雖然泳姿不算很純熟,但已能在水中游泳。另外,以前的自己亦不太喜歡做運動,但今年卻出奇地好動起來,竟然報學了滑板、瑜珈,亦嘗試了室內攀石,這些我以前幾乎從未想過去了解的運動。
後來發現,原來當學習這些運動的同時,亦是更了解自己弱點的時候。當我每次學習更高難度的動作或花式時,內心總會產生很多恐懼,如害怕受傷、否定自己,很容易便想放棄。但有趣的地方是,當經過不斷的練習及嘗試,在成功做到的時候,克服了所有的恐懼,換來的是對自己的認同及成就感。
最後,我希望大家在來年亦可一同克服恐懼,繼續努力增值自己,一同成就解鎖!
副編輯
Kathy
打破平衡的勇氣
最近學校的功課內容是製作一場參與藝術。初步構思時,映入腦海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鄰里關係。生活在都市,一直都被鄰里圍繞。我從小就不是和鄰居親近的孩子,家人也不太會和別人打交道,和鄰里的關係止步於打招呼。搬了幾次家後,甚至連鄰居的姓氏都不太清楚。現在和鄰居在電梯相遇,互道早晨後,雙方都只埋頭看手機。
我身邊不乏和鄰居關係親近的人。有從小和鄰居小孩一起長大的,也有和鄰居互送食物,每逢節日幾個家庭一起聚餐的。我記得小時侯,外婆家附近有一位和我短暫地一起玩耍的女孩。也記得在小學時,因為我忘記帶鎖匙,鄰居陳太太便好意邀請我留在她家中等待我的家人。我羨慕那些和鄰居關係親近的人,但在面對釋出善意的鄰居時,還是覺得不自在和想逃離。鄰里關係真的很奇妙,明明一直在同一空間,但每個人卻想維持著一種合適的平衡,沒有人會打破,是基於禮貌,也是一種是溫柔的疏離。
這次的參與藝術場地我選了在自己住的樓層大堂。雖然在離生活這麼近的地方舉行,會有很多顧慮和擔心,但還是想試試打破這種平衡。由準備到完成,我有很多感受,但最令我在意的,是平衡打破後,慢慢形成新平衡時的試探和尷尬,以及作為發起人要負的責任。
學生記者
Ronica 香港城市大學 Year 2
出走
早幾天無意中看見Instagram的典藏,才發現上次出國已是將近一年前的事。看着以往旅遊的照片,頓覺不論是多瑣碎的片段,如今也變成了值得感激的回憶。
不經不覺,新冠肺炎病毒已經在香港肆虐了一年。這一年間,留學、旅遊、看電影和去主題樂園都可免則免,再次拿起護照的日子恐怕也是未知之數。
我本來也不是很喜歡旅行的人,但這一年的經歷令我真正感受到出遊的珍貴之處。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不但可以親身體驗和發現新的文化,更加能夠讓身心都獲得放鬆的空間。每天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相似的人和事,令那種渴望轉變的感覺,那怕只是短短一剎的轉變越發纏繞着我的內心。
既然不能夠坐飛機周遊列國,現在的我們唯有用心靈駕駛魔法掃帚,在僅餘的空間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霍格華兹。
學生記者
Chloe 香港浸會大學 Yea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