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Blog

147期——編者的話

2018年3月號,來看看kidults背後製作團隊的心底話。

 

Facebook
因應時代發展, 為了讓學生記者有更多的嘗試,kidults最近數月製作了一些影片,如果你們還沒看,可以到kidults 的Facebook專頁重溫。不過,早前有報導道指,時下青年青人已不再使用Facebook,各位讀者你們還有在用嗎?

有說,新世代都不看書不看報紙,所有的閱讀都是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所以要抓住青年青人的心,必定要發展新媒體及社交網絡平台。然而,如果青年青人不再使用Facebook,還有那個社交網絡平台是你們常用,而又適合閱讀、方便轉發分享的呢?若你們有好提議,希望你們能告知我們。

如果kidults 向社交媒體網絡方面發展,各位想看到我們怎樣轉型?你們會否願意透過手機螢幕閱讀長達1000字甚至2000字的文章?抑或大家使用手機,只想追求視聽娛樂,不太想在螢幕上閱讀,反而更喜歡拎手執著實體書的質感?

常說紙媒已死,但我認為它只是被輿論殺死。像kidults 般的免費刊物,實際有多少人看,我們無從稽考。我最近忽發奇想,如果每期向你收取訂閱費一元,全年十元的話,你願意花費微不足道的價錢,去肯定我們的價值嗎?

Rex
副編輯


紀念冊的意義
臨近畢業,每到小息,同學手上都拿着一大疊紀念冊,奔走於樓層之間。說是紀念冊,其實是一張空白的彩紙,與小學那種滿佈卡通人物,列印了姓名、花名、地址的空格,背後甚至有心理測驗的紀念冊大相逕庭。

空白的紀念冊,讓人寫得有點費神,寫的不是日後聯絡方式,而是六年來可能很少想起的點點滴滴,或羞於啟齒的真心說話。每寫一張,每看一張,兩人的關係在腦中被梳理一遍,對這段關係的付出與收穫也像是要被「驗收」一樣。紀念冊,可說是為這六年下了一個總結,把混亂的回憶整理好,讓雜碎而珍貴的回憶不被忘記。那些祝願,在未來回看,想起的,還會是過去那段青澀的歲月,和現在這個迷惘的自己吧。

紀念冊的存在不是為了未來,而是過去。

希望紀念冊只作總結,而非作句號。面對離別,我還是個新手。

RONICA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旅行青蛙》
如果可以,誰不想瀟灑地揮一揮衣袖,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無奈現實總是事與願違……我唯有把隨時去旅行的心願寄託於手機遊戲《旅行青蛙》──玩家需為青蛙準備糧食、行李,而青蛙有時會一整天都宅在家中,有時則會突然離開,幾天都不回來。雖然玩家不能跟隨青蛙到處周遊,也無從考究牠的行程,但從牠帶回來的手信、照片便知道牠的旅程愉快充實──帶上綠葉帽,我便離開家園,展開一個人的旅途。第一個目的地是關西的和歌山城,這兒是賞櫻與賞楓的好地點,可惜我似乎來得不是時候,只能與絢爛的櫻花和楓葉擦肩而過無缘而過。站在石塊上,天守閣聳立的身影毫無掩蓋地映入我的眼簾,突如其來的野心教我想要探索天守閣的每個角落。雖然豐臣秀吉的功業和歷史結束於此宏偉著名的「城堡」內,然而我的旅程自此僅僅只是個開幕。

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