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選擇困難症」,總是不知道自己該怎決擇,往往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其實這大都歸咎於我們思考的偏見和謬誤,令自己總是被感覺蒙騙了。這一本書透過生活例子解釋52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謬誤,每一章之間都是獨立而且篇幅不長,除了較容易明白外,更是非常適合「想閱讀」的各位大忙人。

Text: Louis (香港公開大學)      Edit: Kathy      Photo: 網上圖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選擇困難症」,總是不知道自己該怎決擇,往往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其實這大都歸咎於我們思考的偏見和謬誤,令自己總是被感覺蒙騙了。這一本書透過生活例子解釋52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謬誤,每一章之間都是獨立而且篇幅不長,除了較容易明白外,更是非常適合「想閱讀」的各位大忙人。

是你的直覺害了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聽從自己的直覺作出判斷,因為相對思考,直覺來得更簡單快捷。所以當我們要提出理據時,經常會說「我覺得」,但只要仔細思考就發覺這根本毫無說服力。書中作者魯爾夫‧杜伯里亦以律師和科學家作比喻,指我們的思維其實就像律師一樣,是射了箭才畫靶的,亦即是我們往往更偏向找一些有利我們或支持自己立場的理據。

你見到的只是成功的人和事:

近幾年,「追夢」常常被人掛在口邊,不少媒體都以「追夢」大肆宣傳。成功達到夢想的元素就是努力與堅持,只要跨過種種難關就會成功。這種說法聽起來實在太簡單,在追夢的路途中所面對的困難比你想像中的多,而追夢的條件更是不少。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未必察覺自己擁有的先天優勢,而現實中聚光燈也只聚焦在成功的人身上。事實上,有很多努力了許久的人都未能成功,而你都不會知道這些人的存在,因為媒體對他們的故事毫無興趣。而這亦是書中所提到的「存活者偏差」。正正因為成功者的能見度比失敗者來得高,因此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的成功率,忽視失敗所帶來的代價。或許在追夢的時候,我們應好好想清楚,他日失敗時的結果自己又是否能夠接受。

你不知道的錯覺:

游泳可以令體型更好看、讀了某間知名大學後一定更成功,這些話我們經常聽到,但大家有否質疑它們的真偽?書中以游泳作例子,大部分泳將身型均十分健碩,造成了游泳就等於可以有漂亮身型的錯覺。其實篩選標準與結果是調轉了,真相是只有身型健碩的人才能成為游泳選手。而近年盲目追求名校的想法其實也是一樣,不是入讀名校成績就能變好,而是成績好的都入讀了名校。所以名校是否能培育人才,這是不得而知的。

除了上述兩個例子外,書中還有其餘50個關於思考的謬誤,大家可藉此審視一下自己平時的想法是否存有這些偏見與謬誤。